当前位置: 树龙虾 >> 树龙虾生活环境 >> 看洞穴生物,居然看出了美感
“震惊!龙仍然真实存在!
你看,有人拍到了幼龙!!!”
全网疯传的“四足游龙”
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
除了水猴子外,“四足游龙”的谣言也在网上传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其实图中的动物并不是龙,而是一种叫作洞螈的两栖动物——但凡多看看我们的推送,也不至于说它是龙。
洞螈生活在喀斯特地貌,更准确地说叫岩溶地貌。岩溶地貌中的石灰岩层被地下流水不断侵蚀分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环境:洞穴生态系统。
快问快答: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在哪里?
图片来自:laosloop.info
岩溶地貌中的洞穴给人感觉悄无声息的,但其实里面住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热闹得很。洞螈就是明星物种之一。
但今儿我们不讲洞螈,我们把C位让给洞穴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生物类群。
洞穴昆虫,瞎的不少
洞穴生态系统中最为丰富的生物类群,其实是洞穴昆虫。
你先别跑,它们不吓人!甚至有点弱小无助。
洞穴步甲。洞穴步甲久居地底,形态结构发生了特殊变化——它们体内的黑色素消失,身体颜色变得很浅,呈现出淡淡的黄褐色。图片来自:Wikispecies
体色很淡甚至透明,是洞穴生物的一大共有特征,因为它们都不需要生成黑色素,来抵御阳光中紫外线的伤害。
一些生活在海底深处的鱼虾也是如此,不见天日的生活给了它们浅浅的体色。嗯,看来不晒太阳才是最有效的美白方法(误)。
你说的黑,是什么黑?
图片来自:IliffeKornicker,
除了体色变淡,洞穴步甲的感官也发生了变化。
我国已发现的洞穴步甲有近种,其中洞盲步甲(Dongodytodesspp.)是物种数量最多的类群之一。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知道,它已经瞎了(bushi)......
在地下洞穴长期生活的过程中,洞盲步甲的复眼高度退化,仅剩一点存在过的痕迹。
你找到眼睛算我输
图片来自:caves.org
无独有偶,洞穴生物的取名很多都是这么简单粗暴,除了盲步甲,还有叫盲鱼盲虾盲鳗的。挺好记。
洞穴生物的视觉变化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生态位比较广的同一个物种,生活在洞口和生活在洞穴深处的个体,视觉功能存在差异。
比如泰莱蛛(Telemidae)。生活在洞口有光带区域的个体还保有完整的眼睛,在中间弱光带生活的个体眼睛开始退化,而在洞穴深处无光带的个体,没有了眼睛。
瞎了的泰莱蛛可不叫盲蛛,那是另一类动物了
图片来自:王翔姚志远,
虽然洞穴生物的视觉退化消失,但进化这个魔法师还挺公平的,给了它们更加发达的感觉器官作为补偿。
洞穴步甲身上各种和触觉有关的结构,比如触角和唇须,都变得更加灵敏;同时身体和足变得更加修长,便于在洞穴中快速爬行,提高捕食效率。
大眼睛和大长腿不可兼得
图片来自:esf.edu
蚊子有啥好看的?让我也看看
你可能没见过洞穴步甲,但绝对见过下图这种场面:
这不是灯,也不是P图,是虫
图片来自:sciencemag.org
在土澳的洞穴里,就有会发光的幽帘虫,就长上面图片这样。幽帘虫这名多仙儿啊,可比盲步甲强多了!但是请注意,幽帘虫是双翅目扁角菌蚊科(Keroplatidae)洞穴昆虫的俗称。
哈?这么好看,竟然是蚊子!
一些种类的扁角菌蚊幼虫,比如最出名的ArachnocampaIuminosa,会在潮湿的洞穴内发出幽暗的蓝绿色光。
发光的同时,它还会分泌粘液、形成串珠状的丝网,来诱捕飞过的猎物。图片来自:alchetro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