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树龙虾 >> 树龙虾的繁衍 >> 在常州,就羡慕住在翠竹新村的人
楼建的再高,别墅造的再洋气,上世纪出生的土生土长的常州人,都会对老新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如果说北京人为住在胡同而骄傲,那么在常州这个地方的人儿同样被羡慕着,那就是——翠竹。
曾经,在地图上,这条路就叫翠竹路,现在已经改名为永宁北路,但是对于在这里扎根了20年的老翠竹来说,这里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翠竹大道。
在常州,不管你在东南西北的哪里,只要兜里有几个钢镚儿,29路,14路,31路,B10...在这一公里多的大道上,四个站台随便你下。或者骑上共享单车,每隔两三百米都有一个停靠点。而在建的地铁更是以翠竹为名,为出行增添了一份便捷。
大家都知道,常州人爱吃会吃,如果你来到翠竹,就可以从清晨吃到深夜,从街头吃到街尾,中间的几条支路拐进去又能够发现更多的美食。
/早餐篇/早上六七点的时候翠竹就很热闹了,早餐摊主和小店已经准备完毕,等待着第一波客人光顾。住在小区的老人和赶着上班的年轻人很快就会把各个小摊小店围满。
01传统桶贴小戴麻糕小戴麻糕是现在常州已经很少见的桶贴麻糕,门面很小,但生意兴隆,夫妻俩人每天都要从凌晨三四点忙到傍晚,从和馅、到和面,到擀面,到进炉子都亲力亲为。
咸的、甜的,还有鞋皮头麻糕都用料十足,只花2块钱就能尝到老常州的味道,我路过的时候还看到喝着星巴克的时髦女孩在排队等待。
02不是鸡蛋饼是香酥鸡蛋灌饼鸡蛋+饼这样的组合,对于常州人来说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鸡蛋饼,但在翠竹大道上这家很小的店面里。老板正在做着我们不熟悉却好吃到爆的鸡蛋灌饼:当饼烙半熟时,撕开饼上一层鼓起的表皮,破口后麻利地将蛋液倒进去,趁蛋液没有凝固,用铲子压平,然后再翻煎。
在这家店吃早餐会有幸福感,因为灌饼里面的料真的太足了!原味的里面会加酱料、小菜、土豆丝和生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和口味再加里脊、火腿等等,最贵的全家福也才11元。一两岁的宝宝也抵不住这美食的诱惑,“啊呜”一口,看到宝宝这么好的食欲,妈妈也开心的笑了。
03无名有料的饼屋和白馒头翠竹特色饼屋和无名白馒头,这两家卖的东西,即使是老翠竹也不一定喊的上确切的名字,但就是爱吃。
饼屋里的品种颇多,大家都是用手指着,嘴里喊着“这个来两块、那个也来两块”,老板便熟练的将饼剁成小块,称好斤两后装袋。
无名白馒头是一位姑娘每天推一辆三轮在巷子里摆摊,一个只要5毛钱,全常州应该再也找不到比这还便宜的馒头了吧。商贩保留了上世纪常见的保温方法——用白色的棉花被盖住食物。馒头微甜,重口的朋友可以买回家就着辣酱或者常州萝卜干吃,如果说咖啡有牛奶伴侣,那么清晨白粥最好的伴侣就一定是它了!
/午餐篇/对于工作的人来说中午没有办法做饭,点菜又要各种纠结,那么这几家一定是你最好的选择!不会挑花眼,上菜速度又块,价格还适中。
01名字即招牌的老德安和银丝面老德安面馆可是常州的老字号,老常州的面条一定是砌起的灶台上面支起一口大锅,讲究的就是“宽汤面”。他家自制的面条、馄饨,再加上各种浇头,有虾仁、鲍鱼、鳝鱼、肥肠、红烧排骨等等,可以满足不同的口味。
银丝面馆始于,最早开在在南大街的中段,现在常州很多地方都有连锁,那当然也少不了翠竹!面色如玉、韧劲十足,并且配了二三十种浇头,可谓是“面以浇变,浇以碗衬”。他家的玉米糊糊是免费的,曾经一对爷孙没有点菜没有消费,就盛了2碗糊糊,服务员在祖孙俩离开后默默地收拾好,就冲这,也必须五星好评!
02开了17年的金柱鸭血粉丝金柱鸭血粉丝店是一家一天营业时间长达18.5小时的17年老店,老翠竹会疯狂安利你,店里不会像商场的粉丝店商业味那么浓,而是给你怀旧的感觉,生煎和锅贴是一锅出炉,扁锅上盖着木质的锅盖,老板会多次掀开,用钳子夹住锅沿旋转,使之受热均匀,煎至金黄撒上葱和芝麻,就可以出锅了。
如果去吃午餐,生煎+锅贴+小笼包+鸭血粉丝汤一定是我的标配,鸭血粉丝汤味道鲜美,是用数十种材料调制而成的料包小火慢炖的,还可以按个人喜好加减配料,小笼包新鲜出炉的最好吃,咬一口里面是满满的汤汁。
03酸菜鱼+手擀面=新文化面馆新文化面馆位置虽然比较隐蔽,但是翠竹的资深吃货都知道,店面经过装修后比以前高大上了很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家的特色酸菜鱼面必须被吹爆!很多人也是冲着这道面慕名而来的,鱼片鲜嫩,手工面有韧劲,我每次去吃的时候欲起身离开却又忍不住再大嘬一口面汤,这大概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了。友情提醒,两个人点一份单人的,再加一些菜足以。
04以牛肉鸭掌出名的一品世家这家老店最早是在北环菜场,拆迁后就搬到了翠竹,周围一带居民都知道,中午来不及做硬菜大菜,直接来这里买卤味就好啦!牛肉是他家的招牌,可以让店员帮你切成薄片,牛肉有嚼劲,咸淡也适中。
还有他家的鸭掌我要疯狂打call。大家都知道鸭掌本身没有肉都是皮,但是他家的鸭掌上用鸭肠绕着一块小小的鸭肝,口感一下子就丰富起来了,啃一个就停不下来。
/点心篇/对于吃货来说,一天三顿是绝对不够的,点心必须安排上!放学后馋嘴的小孩蜂拥而至,经过冗长的工作时间的人来补充能量。
01鲜甜回味的梅菜扣肉脆饼烤脆饼的空间大概只有2平,一个工作台,一个炉子。饼是现做的,一团面中包些肉糜和梅干菜馅料,用擀面杖擀开,变成薄薄的一层,刷一成盐水后贴入炉子内壁。
一折两半肉眼可见里面的馅料,袋子上还贴心的提醒着“好饼当然趁热吃”!但其实由于是火烤的,酥脆感和那种炉烤物独有的味道混在一起太难让人拒绝了!
02每天一扫而空的大喜来大喜来是特别实惠的本土连锁蛋糕房,翠竹这条道上的蛋糕店不计其数,但是吃来吃去还是他家的颜值高、性价比高、销量也高,这些烤面包、糕点还有冷藏柜上的一些都是当天做当天售。
每天只要你晚一点来,架子上基本就被扫空了,在翠竹这条街上我还没有看到第二家蛋糕店可以每天如此景象,他家还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出不同的新品,期待更多的味道来满足我的味蕾。
03能吃出团圆味的月亮饼又大又圆的月亮饼是每家外婆奶奶中秋都会做的味道,平时也好这一口的就可以去他家啦。下午生意尤为好,一到放学的时候,周边的几所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孩子都纷纷跑来买上一块5元的月亮饼垫一垫饥,青菜、韭菜、芝麻口味的任意挑选。
夫妻二人分工明确,阿姨负责包馅料、蘸上芝麻,再用擀面杖擀面薄。
叔叔则负责煎饼,不停的翻面儿、敲打,手上功夫一刻也没有停歇,如果你是资深吃货还可以要求加鸽子蛋,会有另外一种香味。
04敞开式操作车间草鸡蛋糕这种鸡蛋糕在现在的糕点店里看不到的,害怕添加剂色素却喜欢吃蛋糕的,可以来买这种,敞开式操作车间更是独树一帜。
草鸡蛋+金龙鱼油+蒙牛纯牛奶做出来的传统圆形鸡蛋糕糕体松软,老婆饼、豆蓉等中式小点心,流行的肉松小贝、长条形的古味蛋糕也都有售。
/晚餐夜宵篇/食不必果腹,味最是温暖,最好吃的人,从傍晚到深夜都出现在了翠竹大道上。
01爱辣人士首选:有拈头火锅以前翠竹大道上的火锅店都不出名,但是最近连网红成都市井火锅店——有拈头都入驻了,常州一共只有三家,另两家分别在万达和莱蒙,由此也可以看出翠竹在吃货界的地位。
02尝鲜人士首选:龙虾每到夏天,翠竹大道的龙虾馆就会扎堆开起来,昨夜可能还是卖羊肉的,第二天已经换了招牌变成了XX龙虾,街头走到街尾,大大小小大概有十几家,每家都是把龙虾摆在门口的大红盆里,现称现做。十三香和蒜香的都是招牌,再配上盐水毛豆、水煮花生、椒盐花生米等等小菜,叫上一箱啤酒,和三两好友穿着拖鞋和大裤衩是深夜来翠竹吃夜宵的人儿最爱的状态。
03健康人士首选:豆浆油条在翠竹夜宵也可以不是油腻的,这家健康夜市豆浆油条店只做晚餐和夜宵,让那些在深夜工作和下班归来的路人也有了短暂歇脚的去处。他家的东西大多现点现做,热锅出炉,在店窗口点单,拿小票取餐,口味清淡简单,一根油条+一碗豆腐花+一笼小笼包才14元,还有很多我小时候吃的东西,点心、虾饼,回忆满满。
在翠竹,很多的吃食店不仅仅陪了一代人,而是两代、三代,其实食物本身并没有情感,可吃它的人多了,就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渗入生命、无可取代了,而且食物本身也注入了厨子的情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随便一家店的一颗卤蛋都能那么入味的原因吧。
翠竹的吃食实在太多太多,但是请答应我一定要叫上地道的老翠竹陪你吃好吗,这样你才不会踩雷和错过。
翠竹的人和热气腾腾的饭菜一样,是热情的,刚刚已经边吃边给你介绍了一通,起身就要拉着你去逛一逛。
翠竹被翠竹大道分成了两个区,都是上世纪末的老房子,不同于现在略显冷血的高层小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人情味儿,还有那些老新村独有的特色。
“我去网上订超市的蔬菜”
“不要!超市黄瓜7块钱,咱菜场才2块,我还是乐意走两步”
不管这里的吃食店再多,家里做的总是最可口的,而菜场就是赋予一桌菜灵魂的地方。汪曾祺也说过:“到了一个新地方,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果、彤红对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而翠竹的南北两个菜场不仅有这些,还有做衣服的、做布鞋的、卖手工艺的...让你感受到最接地气的生活。
每天早上四五点,这里是翠竹最早打响一天号角的地方。上菜、码菜、择菜...大家都忙于顾好自己的摊位,准备迎接清晨的第一批客人。
北区的菜场有好几家蔬菜都是自种田、绿色无公害,这些摊位前总是围满了人,看那小女孩,拉着妈妈的衣角,这不就是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去买菜又怕走丢的我吗?
这家黄鳝摊位从北区菜场建起时就有了,也是北区菜场唯一一家卖黄鳝的,所以每天客源都源源不断,老板抓起一条黄鳝,把头钉在木板上,刀从头拉到位清理内脏,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
翠竹菜场的菜在常州众多菜场里已经算便宜了,而南区比北区的还要更便宜。鸡鸭鱼虾活蹦乱跳、瓜果蔬菜一字排开,肉在案上,菜在篮里,只有关乎“今天吃什么”和“今天怎么吃”的脚踏实地。
“妈妈,那个漫画新一期的连载出了我去买一本!”
“那你顺便帮我去信箱把信拿回来”
现在手机和电脑成了大家最多的阅读工具,你有多久没有摸过纸质的书本?多久没有闻过独特的书香?放学后总有孩子们成堆的挤在亭子前,用自己攒了好久的零花钱买几本杂志和漫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