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龙虾

吃个知了猴,一口咬出这么多故事

发布时间:2022/7/9 13:11:33   
广东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2.html

夏天已悄然近半,恰逢入伏时节,午后蝉声四起。每年的这个时候,山东人便开始偷着乐,在山东的郊区以及乡下的树林子里,一只只未经蜕变甚至还未出土的知了猴,成为山东人入伏时的美味。

暮色四合之时,总有一些神秘人士出动,他们或是三五成群,或是形单影只,却都手持手电筒,提着塑料瓶,屏气凝神企图用余光截下正往树上爬的知了猴。捉知了猴也成为了乡下孩子放暑假时最喜欢的活动,是夏日晚饭后亲子沟通的大好途径。

“知了”,也称“蜩”,学名叫做蝉。在山东人的口中,对蝉的幼虫更有五花八门的称呼,说起“知了猴”、“结了猴”、“结了龟儿”、“爬叉”、“神仙猴”,懂的人自然会心一笑。

在古人眼中,蝉在幼虫时期于地下潜心修炼,出土后择树攀爬,蜕变之后风餐露宿,长啸于山林,正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因此咏蝉的诗句在古代不胜枚举。

最为著名的,当属唐代的“咏蝉三绝”: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清高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除此之外,蝉因短暂的生命,凄切的叫声,又使得“寒蝉”这一意象成为了离别的象征。

但无论如何,“食蝉”的历史更是颇为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庄子·达生》中“痀偻丈人承蜩”的故事,驼背老人高超的粘蝉技艺令孔子佩服不已,而粘蝉正是供人食用的。魏晋时期曹植的《蝉赋》篇,写正直高洁的蝉躲过重重天敌的迫害,最终仍是“委厥体于膳夫,归炎炭而就燔”,落入厨师之手,被炭火炙烤而成为食物。可见,蝉的美味是老早就被认可的。

知了猴是蝉的幼虫,蛋白含量高,口感比蝉更好。如今,大家对知了猴这种人间美味的厚爱,更是发挥到了极致。据报道,在山东,知了猴一个月的食用量高达近千万只。知了猴的烹制过程简单易学,营养丰富,煎炒蒸炸皆成美味,饱受食客们喜爱。其中,油炸知了猴、干煸知了猴、知了碎炒鸡蛋,则是在山东最为常见的做法。民间有“一只知了猴顶三个鸡蛋”的说法,地位堪比小龙虾。

这些年来,随着食客的增多,知了猴价格上涨,捉知了猴的人越来越多,野生的知了猴也越来越难找了。很多人感慨,以前在村里一晚上可以找到成百上千只知了猴,现在打着手电筒到处找知了猴的人,甚至比“猴”都多,一晚上能找三两个知了猴,就足以高兴大半天了。

在此背景下,人工养殖知了猴就有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人工养殖大大缩短了知了猴的生长周期,这也为餐饮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所以,古人“夏日食蝉”的美食传统,便可以继续发扬光大了。倘若在品尝这人间美味的时候,还能顺嘴吟出几句诗词歌赋来,那便真是“雅人食客”了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4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