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树龙虾 >> 树龙虾的形状 >> 探访埃及小龙虾生产基地环球网
尼罗河小龙虾36个小时“游”上中国人餐桌探访埃及小龙虾生产基地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刘慧在中国公司开设的小龙虾工厂,中方品控经理(蓝帽者)与埃及工人一同工作。麻辣小龙虾,近年已成为中国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味蕾体验之一。《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年全国小龙虾社会经济总产值约亿元,比年增长83.15%。其中,养殖业产值约亿元,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0亿元。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中国人餐桌上的很多小龙虾来自遥远的尼罗河。据埃及渔业局副局长奈比拉介绍,年至年,中国80%的进口小龙虾来自埃及。对当地渔民来说,小龙虾这个昔日的“大麻烦”成了今天创收的“香饽饽”。“我已经买了三辆车!”渔民阿卜达伊兴奋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为中国企业捕捞小龙虾给他带来的改变。“野蛮生长”,肉质紧实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在埃及,当地人并不食用小龙虾,大量繁殖的小龙虾对渔民来说是个大麻烦。因为尼罗河盛产罗非鱼,这是埃及人捕捞的主要鱼种之一,然而小龙虾会以罗非鱼苗为食,导致罗非鱼产量大大降低。早在10年前,法国媒体前往尼罗河采访时就报道称,原产自美国南部的小龙虾作为外来物种“入侵”尼罗河上游,它们生命力极强,攻击河里的鱼类,一度让当地渔民濒临失业。不过,这个问题如今已经迎刃而解。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企业近年一路追根溯源来到埃及,在尼罗河水域发现了优质的野生小龙虾。小龙虾是杂食动物,肥美的尼罗河水底富含有机质,为小龙虾提供了营养丰富的水草、藻类及水生昆虫等食物。相比于生长在养殖场的高密度小龙虾,尼罗河上游水温适宜且没有天敌,“野蛮生长”的小龙虾肉质紧实,虾壳坚硬,活性很高,经得起温度的变化,能长途运输。埃及有多万注册渔民,目前有5万多渔民为中国企业从事捕捞小龙虾工作。《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跟随渔民来到埃及小龙虾的主要产地尼罗河上游城市阿斯旺。清晨6时,太阳已照亮河面,渔民们拿着从中国订制的虾筐,兴冲冲地划向这片富饶的水域,一连串熟练的动作后,不大的小船满载而归。看到中国面孔,渔民阿卜达伊兴奋地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示刚刚捞上来的小龙虾,它们个头很大,和成年男性的手掌一样长。热辣生活埃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韩东拿起渔网向记者讲解道,看似普通的渔网其实暗藏玄机,这是专门从中国订制的适合尼罗河捕捞的虾网,比当地渔网质量好很多,不易漏。最重要的是,特制虾网孔径较大,30克以下的幼虾无法入网,这样保证了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会造成过度捕捞而使当地小龙虾资源枯竭。目前当地渔民已接受了这种“科学捕捞方法”,大大提高了产量,也增加了收入。提供了余个就业岗位“从尼罗河捕捞到麻辣诱惑的餐桌只需36个小时”,韩东自豪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耗资1亿多元打造了埃及—中国小龙虾专属航线,年就有吨小龙虾出口到中国。”据了解,埃及渔民捕捞上来的新鲜小龙虾经过20分钟清洗,40-60秒油炸,15-20分钟冷却,10秒抽真空等一系列流程,便整装待发进入冷库,等待搭乘当晚开罗-北京的航班,来到中国餐桌上,整个过程不超过36个小时。热辣生活埃及有限责任公司在埃及开有3个小龙虾加工厂,为埃及当地提供了余个就业岗位。《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走进其中一个工厂。在生产车间外就要进行第一次消毒,进入车间后负责第二道消毒的埃及女工快速地把消毒液喷在记者手上,并递来一副医用手套。一切准备就绪,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生产车间。记者发现,这里的油炸锅上写着“得宝机械”几个汉字,原来三条流水线设备都是从中国引进的,生产所需主料和部分辅料在埃及采购。小龙虾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挑选、粗加工、油炸、包装、冷冻、存储、运输等环节,各环节有不同的操作标准和要求。每个环节都由中埃双方品控技术人员把关。不同环节的工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质量经理的帽子上会在原有颜色上加一条红色的线,便于区分和管理。“我在家乡盖了一套房子”“我在小龙虾工厂已经工作3年了,这里的工资要比外面高很多。我在家乡盖了一套房子,还帮弟弟办了婚礼,这个工作让我的生活改变很大,我很想去中国看一看”,来自坦塔的工人纳斯激动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工人穆斯塔法告诉记者,“以前小龙虾在埃及没有人要,有了这个工厂后,大家都知道了小龙虾的价值”。穆斯塔法一开始从普通的筛虾工人做到组长,又做到现在的主管。如今,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埃镑(约合人民币元),埃及的平均月工资约为0埃镑。数据显示,年中国小龙虾需求总量约万吨,需求缺口近万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在高需求下,小龙虾精深加工产品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价值正在逐渐显现,经济开发价值空间巨大。尼罗河小龙虾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非贸易造福人民的实例。韩东表示:“我们希望能为当地人的生活带来变化,并且把小龙虾贸易变成可持续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