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龙虾

龙虾为啥叫龙虾发现真相后险些被辞退

发布时间:2022/11/1 20:05:54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澳龙在当地超市大降价,二十澳币一斤。大量囤积的大龙虾被煮熟,夹进面包,做成龙虾卷在街边售卖。

所以,这怎么了呢?

原来,去年11月,我国叫停了澳大利亚部分龙虾产品进口,因为重金属超标。这导致当地有将近50%的渔民也失去了出海捕捞龙虾的动力。

在这之前,澳大利亚每年出口吨活大龙虾,相当于五万头猪那么重。

今天我就想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龙虾这东西这么贵?这么受追捧?我脚着皮皮虾大闸蟹什么的不也挺好吃的吗?

为了解除这个疑惑,万物来拣一拣大龙虾的史。

龙虾龙虾,牛就牛在,他叫龙虾,一只虾虾,竟然能和帝制年代的天子齐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叫罗布斯特虾呢?

为了弄明白龙虾名字的起源,我搜了一下,“龙虾为什么叫龙虾?”,一般都这么解释——因为长得像龙。

于是我告诉领导,“龙虾叫龙虾就是因为它是虾,长得像龙啊”

领导:“那龙猫叫龙猫,是因为它是长得像龙的猫吗,怎么会有你这么浅薄的编辑……”

可是,龙虾和龙,真挺像的啊。

我又去搜了搜,发现网上确实没有什么靠谱的资料,所以,万物决定要靠自己,搞清楚这个当代互联网未解之谜。

我先去问了语言学专家清洁工老师,他告诉我,战国两汉时期的《尔雅-释鱼》中就有一个叫鰝的生物,简单来说就是大海虾。

“鰝(hào),大虾。虾之大者,长二三丈,须长数尺,若此之类者名鰝”

等等,两三丈,这么大吗?!

一开始并不确定这就是今天的“大龙虾”,但根据现在的资料,大龙虾的确是虾类中体型最庞大的。而在龙虾属中,中华锦绣龙虾是最大的,就分布在我国东海和南海地区,身长最长可达1.2米。所以这个两汉时期记载的“鰝”,应该就是“大龙虾”。

所以这个两汉时期记载的“鰝”,应该就是“大龙虾”。

清洁工老师说:“笔者应该是夸张了”。但文中说“两三丈”,相当于七八米……

但,这里也没提到“龙”呀。

于是我又去问了食品文化专家无不散席老师,他给了我一本《中国烹饪原料大典》,里面有这些关于龙虾的记载,也确实印证了《尔雅》里说的鰝就是龙虾。这本书里提到了几个不同的文献,我顺藤摸瓜,又搜了一圈。

直到发现16世纪,明代政治家王世懋所写的这本《闽部疏》,“龙虾”这个词终于出现了!

书中有言:

最奇者龙虾,置盘中犹蠕动,长可一尺许。其须四缭,长半其身,目睛凸出,上隐起二角,负介昂藏,体似小龙,尾后吐红子,色夺榴花,真奇种也。

注意了,划重点了昂,“体似小龙”。

另一本年左右的《闽小记》中也提到了虾虾的头和眼睛很像龙。

相传闽中龙虾大者重二十余斤,须三尺余,可作杖,海上人习见之。予初在会城,曾未一睹,后至漳,见极大者亦不过三斤而止,头目实作龙形,见之敬畏,戒不敢食。

事情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史料中最早使用“龙虾”这个说法,是在明朝,而且确实是因为它长得像龙。

这两本史料都属于“方志”,有点像区域性的地理历史手册,有专门对当地特色物产的记载。也就是说,有了分类命名的需求,“龙虾”一词才被正式征用。

于是我兴奋地将资料传给领导,“你看你看,龙虾叫龙虾,就是因为人家是长得像龙的虾,福建人明清时期就有记载了”

领导:“……搞半天就告诉我这?为啥那么多人爱吃大龙虾啊,你还是没解释啊。

为什么喜欢吃大龙虾?!

首先要确定,古人到底爱不爱吃大龙虾。

这事儿吧,就挺奇怪。

这么多渔业相关史料里,没一个描述了“捕捞大龙虾”的过程,都是大龙虾“不请自来”……

唐《岭表录异》:忽见窗版悬二巨虾壳,头尾钳足俱全,各七八尺。首占其一分,嘴尖如锋刃,嘴上有须,如红筋,各长二三尺。

也就是说,大龙虾是自己跳上窗板的,这相遇纯属偶然。

清《海错百一录》卷四(“仆人陈照贾吕宋,舶头突驾二朱柱,夹舶而趋,舶人焚香请妈祖棍三击,如桦烛对列,闪灼而逝,乃悟为虾须。《南海杂志》,商舶见波中双樯摇荡,高可十余丈,意其为舟,老长年曰,此海虾乘霁曝双须也”。)记载的大概意思是,嘿,我在船上好好的,突然看到海面上两个红色的玩意儿跟着跑,吓得得我赶紧上香找妈祖来驱邪。

按理说,经常出海的渔人应该对龙虾见怪不怪了,但文献中表明,大龙虾的出现,基本都是“偶发事件”,这就说明,“大龙虾”在当时并不是主流海产。

但其他海产,比如海鳗,海蟹啥的,在福建方志中,就有很多渔人捕捞的记载。方法说的很明白,海鳗用钓的,海蟹用网捕捞~

清《海错百一录》

海鳗“手钓”“理铒起宿取之曰浮钓鳗,吞钩死水中”

捕蟹“以竹络理铒罡沙塭,潮退诸络皆有,取草束之”

古人的食谱里也少有大龙虾的身影,这就再一次印证了,古人根本没那么爱吃大龙虾,而是,爱用!

谁都想不到,大龙虾那时的第一用途是装饰——虾头洗一洗,掏干净了可以做酒杯。虾须硬挺的部分可以做成簪子,别在发间,柔软的部分可以做成帘子。

王子年《拾遗》:“大虾长一尺,须可为簪。《洞冥记》载虾须杖。”

《兼名苑》:“广州献虾头杯,简文将盛酒,无故自跃,乃不复用。”

《北户录》:“海中大红虾长二丈余,头可作杯,须可作簪,”

南朝宋

《南越志》:“南海以虾头为杯,须长数尺,金银镂之。”

王士祯《分甘余话》:“帘名虾须。鰝,海中大虾也,长二三丈,游则竖其须,须长数尺,可为帘,故以为名。”

总的来说就是,没人专门去捕虾,出海偶然碰上了一只,也是想取虾虾的首级,不想吃肉。

我还发现,不仅是龙虾,清朝之前,古人,尤其是内陆人民对海鲜的兴趣,总的来说,都不算太浓厚。

乾隆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

古八珍并无海鲜之说。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从众。

意思大概是,在以前海鲜哪算什么高端食材,最近市井流行起来了,我一个写食谱的只好顺从民意,也写一写海鲜吧。

这倒好解释,毕竟自古以来文化政治中心一直不在沿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吃惯了家畜、河鲜的内陆人根本就没有吃海鲜的习惯。

清朝以后,渔业和运输业(冰船、冰窖)发展迅速,吃海鲜才开始风靡,食单里也就有了海鲜的做法。

内陆人民吃海鲜本就难上加难,大龙虾更难搞。

根据大龙虾的生活习性,一是它很难人工养殖,二是常躲在海底的洞穴内,很难捕捞,三是虾肉很难腌制,且极容易腐坏,还没运到目的地可能就臭掉了。

这些原因,都让大龙虾仅停留在福建广东一带渔民的餐桌上。

等等,怎么肥四,这些证据竟然都指向一个结论——古人并不爱吃大龙虾?!甚至都不爱吃海鲜?!

和领导给的方向完全反了……

这吓得我赶紧去找了些近现代的学术资料,寻找新的解释——是一份年的大龙虾研究报告帮我保住了工作。

这份研究中指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量消费海产龙虾。

大概是因为珠三角地区经济腾飞,粤商四散在大陆,他们吃“生猛海鲜”的习惯逐渐被内陆人注意。

内陆人:“哦~原来有钱人都吃这个,我也要吃~”

值得提一嘴的是,前面史料里描述的大龙虾,大多都是中华锦绣龙虾,现在已经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它和澳洲龙虾都属于龙虾科。

而(我们经常吃到或经常看别人吃)的波士顿龙虾,带了个大虾钳,其实和澳龙不同科,他——属于海鳌虾,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不是龙虾。

不过,无论是澳龙、波龙、还是国产大龙虾,大多都以野生捕捞为主,现代养殖依旧十分困难。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野生捕捞就意味着,和其他水产相比,大龙虾供应是少且有限,价格自然昂贵。

嚯!“富人爱吃”,“稀有海产”,这听着就能火,难怪是中产最爱?!

这时,我脑海里突然闪过高中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吃牡蛎”的一句话,“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

这是在说吃牡蛎的姿态优雅吗?我觉得不是。

当时法国经济萧条,又碰上牡蛎产量低迷的时候,三只生蚝相当于一般家庭三天的开销,是只有上流社会才吃得起的玩意。

是“贵”和“稀少”,以及自带的“阶级感”,才造就了牡蛎“高贵”。

这么说,大龙虾其实也一样,“稀少”、和“有钱商人”挂钩,这才让“大龙虾”变得“高档”又受欢迎……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研究食物与个人身份认同的关系时,引用过一则谚语,“告诉我你吃了什么,我就能告诉你你是谁。“

这句话颇有道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吃饭这事儿,是不是已经从吃个“饱腹”,吃个“好吃”,演变了吃个“稀少”,吃个“贵”,吃个“排面”,吃个“别人吃不着的东西”?”

看看大洋彼岸,“高档”的大龙虾,都被煮熟、夹进白面包。

所以,为啥一定要吃澳龙和波龙?是大闸蟹、皮皮虾不好吃吗?我看,蒜蓉之后,味道没啥大区别。

编辑:晓婕

编导:续虾壳

排版:小蛮

参考资料:

澳洲龙虾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渐行渐远,水产养殖网,-07-02

Australiaisawashwithinlobsters-01-12MikeCherneyTheWallStreetJournal

杨瑞堂,《福建海洋渔业简史》,海洋出版社,

EugeneN.Anderson,《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

CodySullivan,“Scienceexplainswhylobsterissoexpensive”,BusinessInsiderAustralia,-07

陈思谕,“中国人有多爱大龙虾?西澳大利亚去年捕捞的98%都被中国人吃了

好奇心小数据”好奇心日报,-05-23

二猪,“波龙、澳龙、蓝龙,其实不都是真“龙”虾”,物种日历,-01-13

萨鱼,“锦绣龙虾: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美味的甲壳动物”,物种日历,-02-24

陈政强,陈昌生,黄永春,黄志灵,“中国龙虾生长特点及促生长途径的探讨”,《海洋科学》第30卷第12期年

萧春雷,“龙虾:谁人解得虾须帘”,《厦门晚报》,-03-31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0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