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龙虾

直击灵魂,看完不要偷偷流口水

发布时间:2023/2/11 8:42:45   

有些美好的东西不需要现身,单单只凭描述就能让人垂涎三尺。

烤至微微泛黄的面饼上浓郁的奶酪渐渐融化;混合着多种调料的热辣小龙虾被整盆端上餐桌;炸至金黄的鸡肉与胡椒粉激情碰撞,外酥里嫩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对吃货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美食有更大的诱惑力。

有一个胖子,凭借一个“五花肉刈(yi)包”名扬美利坚。

他不单单是西方最有名的亚裔厨师,更曾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

他的名字叫做大卫·张。

这一次,Netflix携手美食家大卫·张,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共同制作了一款“一点都不好吃”的节目:

《美食不美》

壹·披萨的故事

披萨这种食物来源已久,最早出现在遥远的罗马帝国。

随着帝国的扩张和时代的变迁,披萨早已跳出了小小的亚平宁半岛,成为了一道国际性食物。

美国人吃披萨,英国人吃披萨,中国人也吃披萨。

然而,在传统意大利人看来,这些披萨全部都是“异端”。

对他们来说,真正的披萨必须搭配酱汁与奶酪,其他的统统只能称为口袋面包。

为了给披萨正名,固执的意大利人还特意成立了一个组织——正统拿坡里披萨协会。

协会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宣传正统披萨,保证拿坡里披萨的权威性。

别以为这个组织只是虚有其表,人家真的从每一处细节上为拿坡里披萨定下了一整套规矩。

第一,制作拿坡里披萨必须使用阿坤图烤炉。

第二,最好的披萨必须用圣马尔扎诺番茄制作的番茄酱为酱底。

第三,披萨上的奶酪必须是莫扎瑞拉乳酪。

当然,对于挑剔的美食爱好者,除了制作的严谨,品尝的方式也很重要。为此协会还制定了一份《正经披萨品鉴手册》。

如何知道一个披萨“正不正经”?同样有三点,即望、闻、品。

望,撕开披萨边缘后,正经拿坡里披萨能够看到齿状结构。

闻,拿起披萨闻一闻,能够感觉到面包的香气而非酵母酸味。

品,一块披萨入口,只感觉整块面饼都在口腔当中融化。

是不是感觉格外精致?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年前制作拿坡里披萨的传统方法终究是小众了。

越来越多的厨师开始“离经叛道”,寻求美食的发展变化。

日本厨师开始按照制作寿司的方法制作吞拿鱼披萨。

纽黑文的拿坡里披萨老店开始推出蛤蜊披萨。

而中国人则把披萨与自家传统菜系融合,创造性的在披萨上增加了诸如麻婆豆腐一类的材料。

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为披萨注入全新的活力,又如何让披萨被更多人了解,并且被更多人称赞?

是故步自封,还是抛弃过去?

对披萨和它的爱好者们来说,有关它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贰·销魂的龙虾

一提到中国人夏天的餐桌,有一样食材绝对名震大江南北。

而这道美食也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简称:麻小。

不爱小龙虾的人自然感受不到个中魅力。

但倘若你曾感受过麻辣小龙虾的魅力,那便如同被人下蛊一般,再也无法逃脱。

就算是吃遍天下的大卫·张,遇见小龙虾也要乖乖束手就擒。

其实,对小龙虾的喜爱并非中国独有,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同样对它爱不释口。

而且小龙虾的源头,也与美国有关。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经由美国引进到日本,然后才从日本传到了中国。

因此,美国人对小龙虾同样有自己传统的吃法。

不过,相比于遥远东方的“吃货帝国”,美国人民烹饪小龙虾的手段就显得普通多了。

在美国,小龙虾通常只有两种制作方法:法裔小龙虾以及越南法裔小龙虾。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法裔龙虾遵循传统的法式风味,让小龙虾与调料同锅煮制,而且还会加入土豆玉米等配料;而后者则是越南移民带来的改良品种,厨师们通常把龙虾煮好后,再放入调料腌制入味。

虽然新奥尔良的美国朋友一直坚持传统的法裔小龙虾吃法。

然而在休斯敦,已经有人率先“叛变”。

越南法裔小龙虾的魅力甚至让一位年过半百的女士放弃了淑女风范,双手翻飞,片刻间便把一只小龙虾“宽衣解带”,俨然一副老饕风范。

她一边放肆享受美味,一边不忘心宽的吐槽自己:

“要是我那去世的老娘看到我这副吃相,非把我打死不可”。

随着越南法裔龙虾的出现,想必要不了多久,这销魂的小龙虾很快就能席卷美国人的餐桌。

只是,和中国相比,这群美国吃货显然还需多多努力。

叁·黯然销魂鸡

日本东京,一家普通的罗森便利店。

一个长着络腮胡的胖子,正笑着与身旁的两位朋友分享一种简单的美食。

这种食物高油,高热量,高卡路里,却永远让人欲罢不能。

它的名字叫做:炸鸡

虽然披萨与小龙虾也都是风靡世界的美食,可炸鸡却几乎做到了“横行世界”。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KFC的功劳。

但是,真正好吃的炸鸡,永远出自“乡野”。

在美国南方纳什维尔某座小镇的公路旁,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

但在这里,却有着大卫·张久久不能忘怀的“痛苦”记忆。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一块“辣鸡”。

别多想,就是字面意思。作为南方炸鸡的子类,辣鸡以变态的辣度闻名。

尽管这种炸鸡能够让你迅速体验到全身着火的感觉,但依旧有许多人对它疯狂着迷。

很显然,大卫已经被辣鸡征服了。

其实,在当年的美国,制作炸鸡的工作全部都是由黑人进行的。

他们被白人奴役,不被允许饲养牛羊,还必须为白人提供食物。

好在,随着岁月更迭,炸鸡这项食物成功被世界接纳,它不再是歧视的象征,反而变成人见人爱的食物。

炸鸡,一个看上去毫无技术含量的食物,却成功的打破了隔阂,把各色人种联系在了一起。

就像是大卫·张说的:食物是通道,是连接,让人们分享现实与观点。

让人黯然销魂的,不只有炸鸡,还有炸鸡背后的故事。

第一季《美食不美》一共有八集,这不单单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生活纪录片。

有网友甚至评论到:完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披萨,炒饭,炸鸡,饺子,小龙虾,家常菜,BBQ,墨西哥玉米卷……

朋友,厨师,家人,陌生人……

纪录片主持人大卫·张行走在世界各地,与不同的人一起分享寻找着各种美食。

因为美籍亚裔的身份,让大卫·张人生至今的前半段过的并不顺利。

他学习拉面,经营面馆,却门可罗雀。

一个无心之举,又让他凭借猪肉刈包成为美国餐饮大亨,拥有两家连锁餐厅品牌。

在节目里,你经常能够听到他的“恶语相向”,也经常能够看到他因为食物露出真心的笑容。

在讲述食物的同时,这部纪录片也在讲述着人。

随着世界的发展,人们生活地域的跨度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社会认同,寻找能温暖自己的事物。

而食物,显然是最简单便利,也最直接有效的一种。

转眼间,正统拿坡里披萨协会已经走过了32个年头,担任会长的固执光头变成了老爷爷…

转眼间,法裔龙虾不再是称霸美国龙虾食客的唯一选择,休斯敦的老太太已经选择了移情别恋…

转眼间,KFC在地球上已经开了超过一万间店铺,但在纳什维尔乡间公路旁的辣鸡店,依旧孤零零的…

没有人能够阻止变化的发生。

或许今天的海平面比昨天又上涨了一毫米;或许你居住的城市里又建起了一栋新的高楼;或许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发现儿时的一切都已经变了模样。

更常见的是,当你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那些你见到的所谓家乡口味,已经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

然而,在改变的大潮当中,总有一些人选择逆流而行。

他们坚定甚至固执的认为,有一些食物,就应该保持原本的模样与味道。

这样的选择看上去很愚蠢,但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些只属于儿时的味道,才能得以保存。

世界一刻不停的改变着,人们永远要为了生活和梦想努力奔波。

好在心底深处,总有一些难以割舍的味道在指引,让我们选择在一年的末尾踏上归途,哪怕跨越千里,也要重新回到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

一碗浓汤,一盘饺子,一根油条,一碗豆浆…...那些看起来或许并不太美的简单食物,用最熟悉的味道,告诉着每一个归来的游子:

这里是家。

改变的是世界,不变的是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248.html
------分隔线----------------------------